扭矩保护、拉伸、压缩、径向浮动、定深、反转机构等等这些功能,可实现很多种组合。正因为如此,攻丝刀柄也十分容易选择不当,达不到需要的目的。所以,需要我们对攻丝刀柄的各种功能的目的和作用有充分的理解。
所谓扭矩保护机构,是指在丝锥在加工中超过切削扭矩达到破损扭矩之前发挥作用,防止丝锥破损的离合器机构。是摇臂钻床等设备在盲孔加工时必不可少的功能。
但是,在通用机床时代中,形成的用扭矩保护机构来控制攻丝深度的观念根深蒂固,也形成了“攻丝刀柄的好坏是由扭矩保护机构决定的”之类的看法,导致在加工中心时代,选择攻丝刀柄时也受到此观念影响,被扭矩保护的喜好左右了选刀。
虽然都是“加工螺纹”,但通用机床与加工中心的作业内容差别很大,过分“执着”会导致选刀的错误。首先大家需要明确,加工中心无法像通用机床那样可一边观察刃尖、一边确认加工声音来进行操作,在此基础上请各位试想下面的7种场合。
1,通孔
无需担心攻丝的深度,稍深地攻丝即可。一般通孔攻丝时,多使用刃倾角丝锥,切屑从前方排除,没有积屑问题,使用扭矩保护的必要性也越来越少。
当然,有人会问:“如果丝锥磨损了怎么办?”。那么应该回答:“使用加工中心攻丝,不应该依靠扭矩保护进行丝锥寿命管理,这种管理本身就非常困难。”
2,盲孔(底孔的深度预留充分)
基本上与通孔一样,应该使用螺旋丝锥使切屑从后方排除,但是这个领域追求攻丝精度的场合很多,仍然使用直槽丝锥的情况也比较多,导致因切屑引起的问题非常多。
另外,也有前一道工序中钻孔残留的切屑问题,普遍认为有必要使用扭矩保护功能。
使用加工中心攻丝的过程中,几乎不可能对刃尖进行观察,所以扭矩保护功能可能十分有效,但像这种因切屑引起的扭矩保护功能启动的加工场合,前提是“加工后、组装前的攻丝深度检查工序”不可缺少。
底孔的深度即使预留非常充分,如果底孔的切屑没有完全去除,即使扭矩保护机构可以防止丝锥破损,但攻丝深度的误差引起的后续麻烦也是很大的问题。
3,盲孔 (底孔深度预留不充分,攻丝至十分接近孔底部)
特别是汽车零部件行业这种案例非常多,但使用扭矩保护控制攻丝深度对无人化生产线来说,有非常大的疑问。
要在成千上万的攻丝中每一次都启动扭矩保护功能来控制深度,需要保证在完全去除底孔切屑,加工过程中不出现丝锥的排屑问题,扭矩保护的可靠性必须100%有保证等极其理想的条件下才能进行。但凡有一点不稳定,可想而知会对装配线的工作带来怎样的麻烦。
也正因为攻丝深度的检查十分花费时间,这种情况应该采用内置定深机构的攻丝刀柄。
攻丝接近孔底部时,即使遇到扭矩保护发挥作用的情况,由于攻丝刀柄有压缩量,剩下的部分可依靠压缩来防止出现损伤。但是,如果在孔口处(刚开始攻丝)时,扭矩保护即发挥作用,会造成什么后果呢?
丝锥不再往下攻丝,但刀柄继续轴向进给,当需要攻丝的深度大于攻丝刀柄的压缩量时,必然会导致“某个地方出现损坏”,螺纹孔也可能损坏。
本来扭矩保护的目的之一就是“防止损伤”的,却反过来造成了损伤。
在很多用户那里也看到,购买单价昂贵的带扭矩保护攻丝刀柄,却将扭矩保护调到几乎关闭的状态下使用的现象。因此,请大家重新审视“扭矩保护的正确用法”与“切屑的清理”二者的重要性!
5、用于防止小径丝锥损坏时
丝锥的尺寸越小,其切削扭矩与损伤扭矩越接近,属于非常危险的攻丝。如果,依赖扭矩保护机构来控制加工深度、防止损伤的话,必须选择可靠性非常之高的攻丝刀柄。
这种场合,使用带定深功能的攻丝刀柄是难道不是上策吗?
6、采用“在内置定深机构的攻丝刀柄上使用带扭矩保护功能的夹套”
乍一看,貌似是一种非常安全的“双保险”。但是,如前面提到的一样,“如果扭矩保护发生作用的话”会怎么样呢?
包括攻丝尺寸在内,需要考虑各个方面因素,毕竟压缩量的行程是有限的,无法涵盖所有范围。类似这种应用,也应该考虑丝锥夹套的通用性等工具管理方面的需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