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决定加工中心价格的核心部件
主轴单元整个设备的关键部件,价格一般看两点,一是设备转速,二是冷却方式。市面上常见的加工中心转速通常为8000转,可以根据实际加工需求升高或降低。主轴转速不同,价格是不同的。冷却设备也是主轴必不可少的部分之一,设备在高转速的加工下,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高切屑的热量附着在机床工作台和工件表面不仅会影响工件的加工精度,还会对设备造成损坏,冷却系统必不可少,通常分为水冷却和油冷却两种。
以目前国内使用广泛的机型VMC850为例,丝杠的价格不超过加工中心整体价格的10%。
二、世界立式加工中心7大档次排名
瑞士:米克朗、宝美、斯特拉格、利吉特、威力铭
德国:哈默、奥美特、巨浪
这些品牌的机床在加工中心领域属于超一流选手,平均售价大于150万。无论从外观内在,还是设计水平及创新性,抑或加工能力和加工精度,几乎无可挑剔。精工细作,精益求精,机床加工精度极高,产量很低。因价格实在太贵,使用成本实在太高,用户往往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选购。第1梯队的加工中心品牌形象高高在上,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矣,犹如机床中的超级跑车,曲高和寡,采购和使用成本的高昂直接导致市场应用率非常之低。售价虽高,利润不一定高,品质虽好,经营不一定好,光鲜之后的转身可能是心酸的泪水。瑞士米克朗已经被瑞士阿奇夏米尔集团收购、瑞士宝美被瑞士斯特拉格收购……
第二梯队
日本:大隈、马扎克、牧野、森精机、丰田工机
美国:马格、哈挺桥堡
意大利:菲迪亚
西班牙:达诺巴特
这些企业几乎耳熟能详,是世界一流机械生产企业的主力机床,售价定位80-150万。常年位居世界机床销售额榜单的前列。普遍中小批量生产,管控到位,品质很好仅用于生产高利润的产品,价格相对第1梯队来说比较接地气。对于有一定规模的机械加工企业,如果没有几台第2梯队选手坐镇,都不好意思说自己的产品是一流的。
第三梯队
美国:哈挺、哈斯
韩国:斗山、现代、三星
中国台湾:永进、东台、台中精机、快捷、高峰
这些企业是国内一线机械生产企业中的主力机床品牌。售价在45-80万之间。生产一流产品的企业虽然也使用第1、2梯队的机床,但由于采购成本太高,实际大批量使用的还是以第3梯队的机床为主。这些机床结实耐用、可靠稳定,关键时刻不掉链子。
第四梯队
中国台湾:丽驰、大侨、大立、友佳、丽伟、艾格玛、绮发
这些企业是一、二线机械生产企业中的主力机床品牌。价格在32-45万左右。第4梯队的机床市场保有量不亚于第3梯队,虽说在稳定性和精度保持性方面略逊于第3梯队,因为价格更加平易近人,同样成为了高水平机械加工企业中的主力机型。这支梯队的企业由国内优秀企业和一些台湾企业大陆工厂组成,稍稍努把力就有可能对第3梯队造成威胁。
第五梯队
这类机床在任何一个角落里的机械加工企业里都有可能看到。售价大致25-32万。部分品牌也会推出一些偷工减料的特价机型,不推荐使用。这个价位区间的850立加在国内的市场销售数量最大,最能被普通机械用户所接受,屈指数数品牌有一两百家之多,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地步。什么脏活、累活、没人干的活都是这些机床在做,工作环境相应比较恶劣,恒温恒湿环境的优越环境与他们无关。这支梯队至少有一半的厂家采用组装光机的方式生产立加,产品同质化严重,进入门槛比较低。如果工厂规模相当、管理合理,不同品牌品质之间的差异很小。
第六梯队
此类品牌机床普遍选用低端品牌数控系统,大约销售价格18-25万。部分企业为组装光机的生产模式。第6梯队的机床由于企业相对规模较小,品质规范化管理方面差于第5梯队。同时为了降低成本,零部件选购方面也会选用一些廉价品牌,对稳定性可能会造成一定影响。对于产品精度要求不高、采购预算比较紧张的中小企业来说,第6梯队的加工中心是不错的选择。
最后要说的是代装游击队组装的加工中心,付出代价小于18万。做法是用户自行购买光机、数控系统、丝杆、刀库等部件,然后代装游击队负责到现场组装,品质水平和场地条件、代装游击队的工作情绪直接相关,品管等QC流程是没有的。服务质量不用动脑也能知道。这个档次的加工中心一般用的是台湾新代、宝元或者是国产的凯恩帝、广州数控系统,三菱M70和FANUC 0I-MATE MD也很常见。丝杆导轨用的品牌也不差,其他部件则是抱着能省则省的态度去采购。如果你和代装游击队的私交很好,而且该代装技师的水平很高,自己又懂点机械和电气维修,那么恭喜你已经大大降低了机床的采购和使用成本。